一周後,全球最大的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的一名員工描述了該公司如何試圖遠離媒體的關注,同時收買政客並從戰爭中獲利(根據美國媒體獲得的秘密鏡頭)。 奧基夫媒體集團),我們認為值得一看的是這家 34 歲的公司對哪些公司擁有最大的控制權。
提醒一下,在紐約臥底記者秘密錄製的視頻中,一位名叫 Serge Varlay 的貝萊德招聘人員解釋了這家投資公司如何能夠“統治世界”。
“他們 [BlackRock] 不想出現在新聞中。 他們不希望人們談論他們。 他們不想出現在雷達上的任何地方,”瓦雷說。
Varlay 在視頻中告訴 OMG 記者,貝萊德在全球管理著 20 萬億美元(實際上約為 9 萬億美元)。 “這是難以理解的數字” 他說。
“你可以拿一大筆錢去買人, 我在一家名為 Black Rock 的公司工作……誰是總裁不是誰在控制著總裁的錢包。
你可以收買你的候選人。 首先,參議員們這些傢伙太便宜了。 有10塊錢就可以買一個參議員。 我現在就給你50萬。 不管誰贏了,他們都在我的口袋裡。”
——謝爾蓋·瓦萊
打破: @黑石 “決定人命運”的招聘人員洩露了有關公司世界影響力的信息
“總統是誰不重要,重要的是誰控制著總統的錢包”
“你有 1 萬美元嗎? 你可以買一個參議員”
“戰爭真的對商業有利” #貝萊德曝光 pic.twitter.com/DZIy1DuZKF
— 詹姆斯·奧基夫 (@JamesOKeefeIII) 2023 年 6 月 20 日
鑑於這種地位,貝萊德的股票投資組合可能會為投資者提供有用的見解。 了解更多, Visual Capitalist 的 Marcus Lu 和 Rosey Eason 可視化截至目前該公司持有的前 25 名股權 2023 年第一季度。 當時,這25個頭寸價值超過1萬億美元,約佔貝萊德整體股票投資組合的30%。
前 25 名數據
下表顯示了我們用於創建此信息圖的數據。 這些數據來自貝萊德 5 月 12 日發布的最新 13F 文件。
ℹ️ 13F 是一份強制性季度報告,由資產管理規模超過 1 億美元的機構投資經理提交。
秩 | 姓名 | 部門 | 持股價值(十億美元) |
---|---|---|---|
1 | 蘋果 | 信息技術 | 171 美元 |
2 | 微軟 | 信息技術 | 155 美元 |
3 | 亞馬遜 | 非必需消費品 | 63 美元 |
4 | 英偉達 | 信息技術 | 51 美元 |
5 | 谷歌(A 級) | 通訊 | 44 美元 |
6 | 谷歌(C 類) | 通訊 | 38 美元 |
7 | 特斯拉 | 非必需消費品 | 37 美元 |
8 | 聯合健康集團 | 衛生保健 | 35 美元 |
9 | 元 | 通訊 | 32 美元 |
10 | 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B 級) | 金融 | 32 美元 |
11 | 強生公司 | 衛生保健 | 31 美元 |
12 | 埃克森美孚 | 活力 | 30 美元 |
13 | iShares 核心標普 500 ETF | ETF | 29 美元 |
14 | 簽證 | 金融 | 28 美元 |
15 | 摩根大通公司 | 金融 | 25 美元 |
16 | 寶潔公司 | 必需消費品 | 24 美元 |
17 號 | 萬事達 | 金融 | 24 美元 |
18 | 家得寶 | 非必需消費品 | 23 美元 |
19 | 禮來公司 | 衛生保健 | 23 美元 |
20 | 默克公司 | 衛生保健 | 22 美元 |
21 | 艾伯維 | 衛生保健 | 22 美元 |
22 | 雪佛龍 | 活力 | 22 美元 |
23 | 百事可樂 | 必需消費品 | 20 美元 |
24 | 可口可樂公司 | 必需消費品 | 19 美元 |
25 | 博通 | 信息技術 | 19 美元 |
正如預期的那樣,貝萊德持有的頂級股權包括美國最知名的科技公司: 蘋果, 微軟, 亞馬遜, 和 谷歌。
貝萊德還持有大量頭寸 英偉達 和 博通,這恰好是美國最大的兩個 半導體公司。 鑑於 Nvidia 令人難以置信的年初至今表現(截至 6 月 19 日為 198%),這個位置可能會變得更大。
科技股總共占前 25 名榜單的 39%。 第二大行業是醫療保健,佔總價值的 13%。
所有權股權
貝萊德在這些公司中擁有多少控股權? 我們在下表中回答這個問題,該表再次使用 2023 年第一季度的數據。
姓名 | % 所有權 | 第一季度擁有 |
---|---|---|
默克公司 | 8.24% | 2007年第三季度 |
聯合健康集團 | 8.02% | 2008年第四季度 |
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B 級) | 7.98% | 2007年第三季度 |
百事可樂 | 7.96% | 2007年第三季度 |
艾伯維 | 7.86% | 2013年第一季度 |
家得寶 | 7.60% | 2007年第三季度 |
英偉達 | 7.44% | 2007年第三季度 |
微軟 | 7.22% | 2007年第三季度 |
可口可樂公司 | 7.20% | 2007年第三季度 |
博通 | 7.16% | 2009年第三季度 |
谷歌(A 級) | 7.09% | 2007年第三季度 |
雪佛龍 | 7.02% | 2007年第三季度 |
禮來公司 | 6.90% | 2007年第三季度 |
萬事達 | 6.89% | 2007年第三季度 |
寶潔公司 | 6.86% | 2007年第三季度 |
埃克森美孚 | 6.83% | 2007年第三季度 |
摩根大通公司 | 6.59% | 2007年第三季度 |
簽證 | 6.55% | 2008年第二季度 |
蘋果 | 6.54% | 2007年第三季度 |
強生公司 | 6.46% | 2007年第三季度 |
谷歌(C 類) | 6.13% | 2014年第二季度 |
亞馬遜 | 5.93% | 2008年第四季度 |
特斯拉 | 5.70% | 2010年第三季度 |
元 | 5.69% | 2012年第二季度 |
在股東投票方面,貝萊德歷來代表客戶進行投票,以“促進他們的長期經濟利益”。 鑑於其龐大的規模,一些人認為貝萊德對大公司的影響力太大。
據報導,2021 年,貝萊德將開始允許一些機構客戶 自己投票 在股東大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