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前兩個月,全球經濟表現出韌性。供應鏈混亂正在緩解,而需求狀況不冷不熱。 隨著世界等待中國的複蘇,Covid-19 後的複蘇基礎不穩。
彭博社 指出,隨著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從 Covid 零限制中復蘇,“大量”集裝箱船“停靠在中國附近,等待新的出口流量”。
海事諮詢公司 Drewry 的集裝箱研究高級經理西蒙希尼說:“靠近主要出口中心,處於隨時可以出發的位置是有意義的。”
德魯里數據顯示,未使用的船舶運力在 2022 年下半年開始緩慢上升,此後達到 2020 年底以來的最高水平。

隨著主要中央銀行將利率調高以應對失控的通貨膨脹,航運業放緩。 這導致全球對商品和服務的需求下降。
即期集裝箱運費在去年暴跌。

自北京去年底取消對 Covid 的限制以來,許多投資者押注中國經濟復甦。 但周二,中國共產黨警告稱,經濟復甦的基礎尚未穩固 路透社.
為期三天的會議結束後,中共中央委員會發表公報稱,經濟仍面臨需求收縮、供給衝擊和預期下滑三重壓力。
FreightWaves 上週指出,“前所未有的新集裝箱船潮即將投入使用。” 這將進一步增加未使用的船舶運力,作為集裝箱運價下降的可喜跡象。
有一件事是明確的:世界已經進入了一個充滿巨大經濟不確定性的時期,中國沒有明確的強勁復甦時間表。 此外,全球極端鷹派央行正在抑制需求。
海事數據提供商 Shipfix 亞洲區負責人弗蘭克·安德森 (Frank Andersen) 認為,船舶使用量的反彈即將到來,儘管“這些將慢慢被激活,儘管我們可能還需要幾個月的時間。”
也許每個人都期待的中國復甦不會像最初想像的那樣強勁。